9月25日下午,外语学院为新生们组织了一场名为《“创业记”——搭建“师生友企”共同成长的创新平台》的线上讲座,对创新创业赛事进行重点解读和培训。本次讲座由袁梦琪老师和王扬老师主讲,温凌鹤老师主持。


袁梦琪老师具体介绍了“互联网+”、“挑战杯”、调研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为同学们在参赛的选择上给予建议和指导,并指出参加创新创业赛事对同学们未来保研、就业规划的意义和影响,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王扬老师就近期即将举行的外语学院第三届社会调研大赛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赛事安排、项目类型、资料查询、主题选择、正文书写等方面对参赛流程系统解读,让新生们对社会调研大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王扬老师就同学们关心的课题选择问题给予指导。她讲道,在选题上,要在大环境下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同时要具有普遍性能够反映社会问题,也一定要能够彰显自身专业素养。课题的选择还要考虑其可行性,要有硬件资源可以支撑的。
其次,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用固定格式。在讲解过程中,王扬老师亲身示范如何在知网上查询和引用参考文献以及如何对文献进行选择。
在主题内容的书写方面,主题观点鲜明,不能缺位。研究内容要明确,不能庞大,以免淹没观点。另外,书写格式也需要规范。
英语2班李元昊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创新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能力,我们应该着重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与实践。进入大学之后,应该对自己的时间做好规划,积极加入一些对自己以后有益的活动,深入挖掘自己身上的独特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住学校提供给我们的锻炼机会,尝试突破自己,开拓新的世界。
中外西语1班曹佳丽说,通过老师们对双创课程细致的讲解,我进一步的认识到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参加这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可以提高我们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并且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科研的路上走的更远。双创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赛道,用一腔热情做出自己的成绩,还可以获得奖金、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并且通过与专业指导老师的沟通合作收获更多技能和知识,从而快速进阶,先人一步。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有时一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并不重要,分析问题的过程是才最为重要的,而深入调研则是分析问题的最佳途径。听完这节课,我深深的被双创活动吸引了,若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调研来分析民意民情,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为这个社会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这也是我们当代新青年该做的事,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在四年大学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德语2班李思妍说,今天,我们在导员的组织下观看了外院有创“芯”双创赛事启蒙培训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
这次的讲座让我知道,来到大学后,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将来会怎样?我将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划,才有方向和动力。要把学习始终放在第一的位置,学习是取得其他一切成就的基础,大学生活规划要以学习为基础,再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关于大学生活规划,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点。
我认为在大学中,把学习搞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学好专业知识;其次,还要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积累社会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多看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书籍,充实自己的大脑知识储备库。
中外西语3班王潇宇说,参加创新赛事可以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使我们大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大学拥有丰富的资源,学术思想活跃,让我们得到知识的传承、创新和应用。大学通过各种奖励机制,吸引更多我们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鼓励我们在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竞赛中积极参与并取得成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支持经济发展,创业必然要经过创新,我们大学生的能力通过创业将得到极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