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共有6万名优秀本专科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各高校推荐,教育部评选出其中110名优秀代表刊登展示,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胸怀爱国之情,担负时代使命,锤炼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我校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2017级本科生李海峰便是优秀代表之一。
李海峰学习成绩优异,两学年以来专业成绩系里第一名、综合测评成绩第一名,数理基础课程和工程基础课程全部得到了满绩4.0,在所有修过的课程中,总GPA达到了3.94(满分4.0),有近20门课程为全系最高分。他曾获国家奖学金、三菱日联银行奖学金、四次校级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并获青岛大学“十佳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干部”,“三下乡优秀个人”等称号。各种竞赛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李海峰竞赛获奖清单
刚入大学,李海峰便立下了自己四年的总目标:要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能力。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他用一封封获奖证书记录着向目标前行的足迹。此时的你是否也开始好奇,想知道这样优秀的学长,是如何学习专业知识与准备竞赛的呢?为此,我们特地连线李海峰进行专访,学长的分享也是“干货满满”,一起来了解下吧!
学长是如何为各种竞赛做准备的?
“对于数学物理类的竞赛,在学习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时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培养学科思维。建议建立一个错题本,时常回顾错题。关于比赛,大家可以去一些比赛网站上观看教学视频,在网络上多搜集过来人的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剩下的就要靠时间的累积了。
图为李海峰所获得的奖项证书
有时候考试竞赛的压力一并涌来的确很焦虑。面对它的最好办法就是,踏踏实实去做事。做比赛也不能太功利,看着拿奖的希望渺茫就放弃了,要想着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的知识,虽然这次失败,但以后就有基础和经验了。
回顾参加的众多比赛哪次令你印象最深?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首先是因为我们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起初我们队伍的基础较差,为了追赶差距,我们早出晚归,把全部心思都放到比赛上。不舍得浪费来回的时间,我们就在实验室打地铺;不想在吃饭的时候排队浪费时间,我们就错开就餐高峰晚吃饭。后来想想那段时间是很感动的,三个人齐心协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进行电子设计
而且,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坎坷。比赛主要是靠自学,但网络上的资源非常繁杂,最开始的时候会有一种巨大的迷茫感,不知道从何下手。很多的竞赛知识都需要以我们还未学到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所以我们只好顶着压力提前学习大三的课程。参赛的很多的队伍就卡在了这里,最后放弃,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在备赛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我们也尽最大可能地克服了。
李海峰团队的竞赛作品
电赛团队:李海峰、苏彦磊、尹利榜
总的来说,这次比赛教会了我们很多的东西,不仅仅只是让我了解了一款单片机、掌握了绘画PCB,更重要的是在一些综合的、全方面的考验之下,我们学着慢慢地成长。当时的心态就是,不论结果如何,我们尽力了,没有遗憾!
作为队长,应如何处理成员的心态问题?
比赛很考验也很锻炼一个人的心态。就像前面所说的,我们在准备电赛时基础不好并频繁碰壁,所以产生放弃的念头与消极的情绪是很正常的。但作为队长,除了要保证我负责的代码工作不能出差错之外,一定要尽快先让自己摆脱负面情绪,然后用言语或者行动去安抚其他成员。
如果团队出现分歧,先让情绪降温永远是第一要务,之后耐心倾听各方的意见、进行疏导和交流,能达成一致最好,其次选择求同存异。出现矛盾,沟通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队长一定要学会建立沟通的桥梁。
经过一次比赛,团队再遇到相似的困难和挫折时,就不会再那么脆弱,而是更加从容积极地去面对、克服了。
对于数学建模比赛和电子设计大赛学长认为应怎样“入门”?
大家一开始接触这些比赛的时候,都会感觉摸不着头脑,无处下手,但其实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一步步成长的。
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大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带有强烈的任务驱动性。大家在高中的时候都写过任务驱动型作文,给你任务,然后需要你寻找能够满足这个任务的知识进行写作。这两个比赛也是这样,尤其是数学建模比赛,它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面十分广泛,所以不能等全部学完这些知识再去参加。最好的入门方法就是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始实战,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习和加深。图为李海峰正在做经验分享演讲
我具体解释一下:
关于电子设计大赛。我认为2018年青岛大学电子设计大赛的赛题非常适合入门。
我的入门步骤为,从淘宝上买一块最小系统板,例如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STM32最小系统板,然后根据赛题购买一些模块,再购买一个万用表。认真学习卖家赠送的视频,最好把代码的每一行都注释,相当于做笔记。之后尝试自己改程序、写程序,用小灯泡或万用表测试。思考如何一步步实现题目所指定的功能,去找单片机的对应功能进行学习、运用。
这道题目做出来,对于电子设计竞赛就相当于入门了,面对更加深层次的问题也就会有思路了。对于电子设计竞赛的小组分工,我建议是一个负责硬件,一个写底层,一个写顶层,论文由三人一同完成。
图为李海峰正在做经验分享演讲
数学建模类比赛的分工方向为代码、建模和论文。
建议负责代码的同学认真学习数学建模协会各种数学软件的PPT,再结合一本MATLAB的入门书籍,尝试自己敲代码,尤其是数学方面的求解运算、作图、优化求解、数值运算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写代码做实验成功了,我建议大家把代码保存并且注释,以便下次用到时直接调用与复习。
建议负责建模的同学认真阅读姜启源老师著作的《数学模型》、司守奎老师著作的《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以及数模协会的PPT。吃透基础模型、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做合理假设的思路、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评估的方法,这些都十分重要。
图为李海峰团队所获的数学建模国赛证书
负责建模的同学要和写代码的同学及时同步。如果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勇敢询问。模型建立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是否合适、是否合理。建议多和了解数学建模的老师交流,多反思、总结。慢慢就会越来越好的。
对于负责写论文的同学,无论使用word还是Latex排版,建议先模仿一等奖论文的格式做一个模板,对行间距、首行缩进,标题大小归类、公式的标号、页眉页脚、附录、上下标以及分隔符等的每一项都要精通,因为在比赛最后很容易出现排版方面的问题,如果你没做过就会很炸毛。第二点是文字驾驭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要强,也要了解MATLAB作图、了解Photoshop,最好要会翻墙、英语要好,会查阅文献等。
最后说明两点:任务的分工不要过于明确,每个人对每一项都要会一些,只不过根据专长来分配主要工作。除此之外,勤加练习是最有效的方式。
针对同学们目前在家进行学习、备赛的各种问题,学长有什么指导?
想要得到别人所没有的,必然要失去别人所拥有的。在家学习保持自律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自律性较差,建议在学习时主动远离手机,电脑游戏最好也要删除。上网课时要保持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可以节省出许多时间用来准备竞赛或做学生工作。在待处理任务较多的情况下,建议按照优先级列出计划表,有许多规划类app可以帮助你对任务进行整理,非常方便。
在家准备数学建模比赛易出现文献不便检索、团队沟通困难的问题。对于前者,大家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青岛大学图书馆”,其中有篇推送就讲解了在校外如何登录知网等网站,操作很简单,在家也可以免费下载。
关于团队沟通,我推荐用Zoom软件进行群视频,软件目前可以免费下载。它的功能十分强大,可以用ipad投影、团队间还可以用apple pencil手写交流,特别方便。
图为李海峰给舍友讲解高数题
对于准备大创项目,它的时间跨度比较长,需要有一个时间规划,团队对工作的分工也很重要。建议大家提前仔细了解下项目的大致情况,并制作时间规划表和分工明细。
最后叮嘱同学们,对于学习和竞赛不要本末倒置。竞赛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或者加深,如果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建议先学好自己的专业。若平时没有时间可以利用假期,假期是准备比赛的绝佳时机,不要荒废。
虽然李海峰的生活总与学习与备赛密不可分,但他深知大学的学习生活要有张有弛,在课余时间培养了许多爱好。尤其是对于吉他和魔方的痴迷,让他在压力山大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缓解。他喜欢跑步,尤其是长跑,他说长跑不仅仅可以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能够磨练自己的耐力和意志。此外,他还喜欢阅读一些具有哲理的书籍,有时候时间比较宽裕,他就会泡在浮山书店,一读就是三四个小时。
11年前,刚刚十岁的李海峰,在祖国60周年国庆阅兵中,无意之间看到了东风系列战略核导弹。那庞大的身躯和稳定飞行的能力,在童年的李海峰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高考之后,不知道该填报什么志愿的李海峰,一头扎进了潍坊市图书馆的理工类书库。就在那时,机缘巧合之下,他看到了“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钱学森先生的《工程控制论》。
出于好奇,他翻开书读了起来,无意发现了导弹飞行控制系统的各种响应函数。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选择了自动化专业,从而造就了李海峰与自动化专业的一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