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理念
1.团队交叉协同,全程沉浸指导
学院依据对计算机类相关学科竞赛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调研分析,针对学校发展定位与特色优势,在统筹全院师资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协调设立了七个专门竞赛指导团队,并在充分考察各项比赛的权威性与关联性、比赛形式内容及其对学生的要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基础类、专业类、综合类,以实现分类指导管理。
上述团队的分类设置与管理,通过不同团队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时间、专业与竞赛等方面的多维度交叉,实现了对学生由基础创新向专业创新、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化指导(图1)。在各专门指导团队的全程协同与接续指导下,学生在低年级通过基础类竞赛团队的指导奠定了专业理论基础、筑牢了专业实践能力,在高年级通过专业类竞赛团队的指导积淀了专业创新思维、养成了专业创新能力,全程又可通过综合类竞赛团队的指导将单项创新成果进行集成,形成面向行业和社会市场的创新性成果。
2.探索双创融合机制,构建立体培养模式
(1)推进创新实验班建设,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促进创新型课程建设、推进专业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组建了图灵创新实验班。实验班建设全面贯彻“三全育人”,落实“一体三化”,结合学院现有学科资源与专业建设目标,提出了注重基础、注重创新、注重实践的“三重”人才培养特色与高起点招生、高规格培养、高质量毕业的“三高”人才培养体系,相继制订完善了《组建方案》《学业评价办法》《管理办法》等,为实验班人才培养提供制度支撑(图2)。在实验班建设过程中,学院着重试点推进了专业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学业导师等机制。
(2)完善本科生创新实验室,扩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不同于创新实验班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引领性建设,本科生创新实验室是面向学院计算机类大类招生的优秀学生,以促进学院学生学科竞赛与学术创新能力为目标,配备专属实验室与教学资源平台、专业辅导教师与实验室管理教师,组建有满足学生专业课程、兴趣性格、职业规划等的跨专业、跨年级、跨领域社团与团队,培养过程覆盖一年级下学期至三年级下学期,是“三全育人”理念在不调整大类招生学生专业班级、不影响其上课情况下的有效模式(图3)。创新实验室经过10年的发展已拥有3间实验室、2套专用服务器与教学资源平台以及多支跨年级学科竞赛与学术创新团队,覆盖了全院所有专业和年级。
创新实验班与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协同建设,不断融合。其中,创新实验班发挥“一制三化”(学业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书院化)的优势,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理念、方法等方面的引领;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则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完善与推广应用提供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支撑。两者由点及面,逐层展开,协同推进,相互融合,形成了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培养环境。
二.工作举措
为保障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开展,健全对竞赛与创新的全方位支持,学院统筹师资团队、场地设施、经费保障等各方面资源,构建了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组织管理体系。
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是受学院领导、学院教学委员会指导与监督的院级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组织管理机构,承担竞赛组织管理制度的制订与竞赛团队的分类管理等工作。委员会由学院分管教学与学科竞赛的领导、教学委员会指定的具有丰富竞赛组织与指导经验的专业教师、具有较高学生管理水平的学工教师、具有较多设备与场地管理经验的实验教师等人员组成。委员会不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总结竞赛阶段工作经验,修订竞赛分类认定办法,完善竞赛团队管理办法,建设竞赛支撑资源平台,提升竞赛与创新氛围,规划后续或拟开展的工作。
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由竞赛指导委员会制订,旨在规范竞赛指导团队参加与组织竞赛、设备与场地使用等,包括竞赛类别认定、竞赛团队管理、场地与设备使用管理等多项管理办法,所有办法均由委员会提交学院党政联席会审议批准,并协调学院各相关部门执行实施。
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指导团队是在竞赛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的由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项赛事指导小组。按照目前已开展和拟开展的学科竞赛项目间的形式与内容的相关性,有针对性的建立了七个指导团队(图4)。每个团队均由至少两名高级职称或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负责赛事宣传、赛前协调、参赛组织、竞赛辅导、赛后事宜等全过程的指导与组织,至少一名学工教师负责辅助协调宣传与参赛事宜,另有多名富有参赛经验的学生,以及作为参赛主体的若干名现役学生。
上述体系通过一个专设指导委员会统筹学院范围内与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有关的多方面相关资源,协调若干与系和专业密切相关的专门指导团队,制定并实施多套组织管理制度,部署组赛参赛的相关事宜,谋划规划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深入发展。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该体系结构合理、设计完善、适应性强,较好的推进了学院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工作,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典型特色与成效
学院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从教学理念、培养模式、管理体系、团队建设、资源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打造了一套“点面结合、专业兼顾”的立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与完善,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参赛范围不断扩展,获奖数量与质量逐渐提升,专业创新成果屡获突破,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服务行业与社会能力逐步增强。
4年来,学院承担组织了“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竞赛、CCF-CSP计算机专业认证考试、PAT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考试4项赛事或认证的青岛赛点建设工作,参赛人数持续增长,参赛学生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逐步增大。此外,学院还牵头建设着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等多项省级以上竞赛,为支持竞赛的组织建设,先后成立了青岛大学ACM集训队、青岛大学算法与程序设计协会等学生学术团体,通过建设1间专属实验室和开放4间专业实验室的方式,支撑了这些竞赛参赛规模的扩大和获奖层次的不断提升。
4年间,学院学生参加的省级以上学科竞赛逐步扩展到28项,其中:CIKM国际数据挖掘竞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MCM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3项竞赛参赛范围为亚洲或全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高校绿色计算大赛等16项赛事参赛范围为全国;“互联网+”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山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山东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9项竞赛参赛范围为山东省。
另一方面,2016年以来,学院学生在基础类与综合类赛事,例如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互联网+”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的获奖数量稳步提升,不断收获包括软件大赛全国一等奖、ACM-ICPC亚洲区域赛银奖(图7)、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竞赛团体一等奖等高层次的奖项,在国家级与国际竞赛中获奖数量快速增多(图6),且排行榜内国家级竞赛获奖也在快速增长。在专业类竞赛方面,包括全国高校绿色计算大赛(图8)、CIKM国际数据挖掘竞赛(图9)、全国高校区块链大赛等在内的10余项竞赛均为近几年新参加,这些竞赛具有专业性强、前沿性高等特点,参赛方绝大多数为计算机类著名高校与知名行业企业,行业影响力大。而学院学生在这些竞赛中获得的高层次奖励的突破,特别CIKM国际数据挖掘竞赛全球冠军、全国高校绿色计算大赛全国特等奖的获得,以及获奖学生依托竞赛项目撰写发表的高水平SCI论文则表明学院学生专业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了较高的专业水准。
创新创业经验谈
李建波——教授学院院长/学院创新创业导师
长期担任学院创新创业导师,先后指导学生在ACM-ICPC、"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竞赛等各类比赛获全国一等奖20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43项。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校级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21项。
负责规划建设了学院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体系,在创新创业方面主持完成了5项省级以上教研项目,以及4项校级教研项目,先后获评青岛市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获、青岛大学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最佳指导教师”、全国软件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与成效的提升,需要大量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一线教师与指导团队,需要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与软硬件环境,需要稳定灵活的政策支持与配套保障。为此:学院较早的建设了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引领学院教师与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学院成立了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委员会,制订了《本科生创新实验室管理办法》等若干规章制度,编制了《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工作总结》等;组建了多支指导团队,对竞赛进行了评级,设立了竞赛与创新专项经费;构建了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长期、行之有效的探索实践。
依托上述政策措施的灵活指导、环境体系的稳定保障,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持续快速发展,仅2019年:学院学生即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96项,其中高教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国家级奖励86项;并获得了ACM-CIKM国际数据挖掘竞赛全球冠军的突破。
李琳——副教授学院创新创业导师/18级图灵创新班班主任
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产学合作创新型网络人才的培养模式,五年以来指导50余人次参与“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挑战赛”、“‘思科网院杯’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等多项赛事,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9项,省级奖项3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四项,其中国家级项目一项、省级项目一项,校级项目两项。在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
1.与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将企业课程资源与校内课程相融合,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我们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合作建设了“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和竞赛训练平台”。该教学平台既可以用于计算机网络学科竞赛训练指导,又可以用于网络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南京优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其“OpenLab开放创新实验平台”进行SDN专项学习,用于竞赛训练指导、大创项目建设、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创新与实践。
2.在竞赛训练和指导中通过建立网络兴趣小组,建设了分层次逐步递进的学生竞赛梯队,老队员指导新队员,形成互帮互助的竞赛氛围,使得竞赛机制的可持续性与长期性得到促进。
3.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将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有机统一,将竞赛知识有机地渗透到日常教学内容中来,日常课程推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通过网络学科竞赛推动网络方向各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的热情,激发创新型应用型能力的培养。
王俊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ACM-ICPC亚洲区域赛银奖
先后参加了11项国家级、省级竞赛与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ACM-ICPC亚洲区域赛银奖2项、铜奖2项,"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家级一等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竞赛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二等奖,等。
参赛经验:
1、参加一项竞赛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增强自己解决问题能力。
2、合理安排学习与训练的时间。两者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适当的安排,比如临近比赛前用更多的时间训练,赛后再花时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3、主动向老师学长请教。初次接触竞赛对未来的方向、计划肯定会迷茫,这时就要向老师学长学习经验。
4、同学之间积极交流、互帮互助。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大家可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参赛感想:
1.参加竞赛的训练是辛苦的。大学课业压力比较大,需要合理安排学习训练放松的时间。想要在竞赛重难获得好成绩并不容易,这就需要坚持不懈的进行大量的训练。
2.参加竞赛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十分快乐的。通过竞赛可以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能够一起训练共同进步,让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孤单。
3.参加竞赛能够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学生同台竞争,见识到更多优秀的同龄人,能让自己不再骄傲自满。同时参加竞赛也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身的实力。